close
座落於伊薩河畔的慕尼黑愛樂廳,是屬於慕尼黑為市民所建的綜合文化中心Gasteig的一部分。佔地兩萬三百千平方公尺的Gasteig,其中包含了五個廳,最大的便是愛樂廳(Philharmonie),可容納二千三百八十七位觀眾;其次是卡爾.奧福廳(Carl-Orff-Saal),擁有五百多個座位;其他三個廳較小,各可容納一百多位觀眾,可作為演出或會議場地。這裡,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音樂會、戲劇、舞蹈表演、展覽及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,讓民眾充分享有多元的文化活動。
文字 吳孟珊
歷史與現況
回顧慕尼黑愛樂廳的歷史,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。一九四一年慕尼黑市區經過大轟炸之後,當時兩個最重要的音樂廳Odeon與Tonhalle完全被摧毀。從此,慕尼黑愛樂(Münchner Philharmoniker)就失去了它的駐留地,其他的機構如圖書館、市民大學也碰上同樣的問題。於是在一九五五年,有人開始計畫要蓋一座綜合的文化中心。在六○年代慕尼黑的城市發展計畫中,這個綜合文化中心的計畫開始廣泛地被討論,直到一九七六年才通過這個建案。但是,好事多磨,一九七八年時,工程團隊透過聲波探測器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:旁邊行經的市內火車(S-Bahn)會影響到將要興建音樂廳的音響,因此必須重新計算音樂廳的基礎聲響。這個改變,不但延宕了工程完成的時間,在整體造價上更成為當時的天文數字,直到一九八○年,所投入的資金已經高達三億七千馬克(以當時匯率約七十三億新台幣)。
一九八五年竣工之後,慕尼黑愛樂才從臨時的駐留音樂廳──海庫勒斯廳(Herkulessaal)遷移至此,成為慕尼黑愛樂廳的駐廳樂團。當年,由羅馬尼亞指揮大師傑利畢達克(Sergiu Celibidache)領軍指揮,樹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。
慕尼黑愛樂廳功能多元、設備完善
座落於伊薩河(Isar)畔的慕尼黑愛樂廳,是屬於慕尼黑為市民所建的綜合文化中心Gasteig的一部分。佔地兩萬三百千平方公尺的Gasteig,其中包含了五個廳,最大的便是愛樂廳(Philharmonie),可容納二千三百八十七位觀眾;其次是卡爾.奧福廳(Carl-Orff-Saal),擁有五百多個座位;其他三個廳較小,各可容納一百多位觀眾,可作為演出或會議場地。這裡,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音樂會、戲劇、舞蹈表演、展覽及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,讓民眾充分享有多元的文化活動。其使用單位包括慕尼黑愛樂、理查.史特勞斯音樂學院(Richard-Strauss-Konservatorium)、市立音樂學校、圖書館和市民大學。每天,約有六千位民眾出入,有些人可能去過圖書館之後去聽音樂會,或是開完會之後看表演。這樣的一個文化中心,可以滿足民眾的多種需求,更引發大家參加文化活動的動機。
跟許多城市的音樂廳比較,慕尼黑愛樂廳相對而言是比較年輕的。慕尼黑愛樂廳的建築形式,讓人聯想到古羅馬的露天圓形劇場(Amphitheater)。這種建築有個優點,不管在那個地方的座位,聽眾都可以得到最佳的視覺和聽覺效果;但還是建議盡量避免坐太靠近樂團的位置,盡量挑偏中間與後面的位置(H、I、P、Q區)。雖然,在視覺上離樂團比較遠,但是樂團各聲部可以充分地融合再反響,讓聽覺有充分的享受。此外,音樂廳設計了十五個輪椅座位,提供殘障人士或是需要輪椅的老年人使用,因此,在愛樂廳裡不難看到老爺爺、老奶奶或殘障人士,雖然必須靠輪椅行動,但仍然不減對音樂的熱情支持。
古典音樂版「星光大道」──慕尼黑大賽
除了平常的音樂會演出之外,每年九月舉辦的「慕尼黑聯合廣播公司國際大賽」(Internationaler Musikwettbewerb der ARD),常被簡稱為慕尼黑大賽,也是慕尼黑愛樂廳重要的活動之一。從一九五二年開始舉辦的慕尼黑大賽,不但是德國重要的國際大賽之一,也是許多想要通往國際舞台演奏者的重要途徑之一。透過此比賽得獎而嶄露頭角的演奏家,從歷年來的得獎名單就可以一窺究竟──名單中不乏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音樂家,例如多次來台演出的大提琴家顧德曼(Natalia Gutman)與台灣旅歐鋼琴家陳必先,都曾是慕尼黑大賽的首獎得主。在這裡的每一場賽程都對一般聽眾開放,此外,在總決賽時,設有「最佳觀眾獎」,觀眾還可以投票給自己最喜歡的樂手,是不是讓人很有參與感呢?得獎者音樂會皆由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合作演出,並且由巴伐利亞廣播(Bayern 4 Klassik)實況播出。網路上可找到賽程資訊,如果剛好九月份來到慕尼黑,想要來看看古典音樂版的「星光大道」的話,來這裡就對囉!
另外,還有德國年度重要的「回聲大獎」(Der ECHO-Award)的古典音樂部分(ECHO Klassik),每年九月或十月時都在慕尼黑愛樂廳舉行頒獎典禮,也是德國古典音樂圈的盛事之一。
圖說:慕尼黑愛樂廳的建築形式,讓人聯想到古羅馬的露天圓形劇場,不管在那個地方的座位,聽眾都可以得到最佳的視覺和聽覺效果。(Matthias Schönhofer攝 慕尼黑文化中心 提供)
(全文詳見《PAR表演藝術》雜誌第191期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