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堅守傳統本位的古典掌中戲,雖然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資產,但在傳承的路上,卻是風雨飄搖步履蹣跚。外台演出市場的萎縮,首先衝擊到的就是演師的養成,少了鍛鍊的機會,技藝的成熟更為不易。誰能來接班,傳承台灣的國寶藝術?文化當局怎能不深思!

文字 廖俊逞

二○○六年初,在新聞局舉辦的「台灣意象」票選中,布袋戲出人意料地,以十三萬票,打敗玉山、台北101大樓,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台灣意象。應邀記者會現場演出的「霹靂」與「小西園」,卻是代表本土布袋戲的兩種極端,前者以企業型態、多角化經營,透過異業結盟,投入結合多元戲路、創新劇情和科技聲光的影音產品開發,還進軍國際世界,創造文化創意產業的藍海,而後者始終在環境凋零的風雨飄搖中,堅守傳統本位,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,一步一腳印,只是步履蹣跚。

民戲戲路少,演師培養不易

從市場需求面來看,古典掌中戲的戲路(演出機會)萎縮究竟有多嚴重?小西園團長許王的女兒許娟娟說,鼎盛時期一年有三百多場民戲(外台演出),幾乎天天演,一天午晚兩場;但現在約剩下十分之一,一年只有三十幾天的戲路,如果再加上拿政府扶植經費的文化場、推廣演出,以及出國巡演,現在小西園一年演出約有一百五十場。戲路銳減,除了因為老一輩戲迷逐漸消失、年輕一代不熟悉台語,和經費也有很大的關係,許娟娟說,請小西園演出,前場加後場八人,至少要三萬多,比請一台歌仔戲還貴,但他們至今從未因為不景氣或戲路競爭而降價。

布袋戲走出內台戲園後,活躍於民間廟會野台,其強烈生命力與草根娛樂性便來自於演出時與觀眾的現場互動、臨場應變,最好的演師無一不是從一年到頭跟著戲班演出磨練出來的。如今戲路萎縮,除了劇團的生計問題,最明顯的影響就是布袋戲演師的水準一代不如一代。許娟娟表示,小西園堅持做民戲,任何演出機會都不放過,因為這是訓練演師最好的機會,但民戲戲路越來越少,卻是不容忽視的隱憂。「傳統戲曲的明星的產生很難,在小西園,有的演師已經具備足夠的能力和條件,但為什麼遲遲不能成為主演?不是不想放、捨不得放,而是觀眾不肯,他們還是想看許王。就像京劇,如果可以看魏海敏,你還會想看別人演嗎?」

李天祿率先傳藝,人才亦難留

在「第一衰做戲噴鼓吹」的年代,通常「無錢才送子去學戲」,再加上從前布袋戲傳子不傳外人,少有人主動要學布袋戲,但「亦宛然」創辦人,國寶級大師李天祿卻很有遠見,把掌中戲主動送進校園,先後在板橋的莒光國小成立「微宛然」、台北平等國小成立「巧宛然」,後有新生力軍「學宛然」、「隆宛然」;而飄洋過海來學藝的,法國人班任旅、美國人穆小珠、日本人村上良子也陸續在國外成立「小宛然」、「如宛然」、「也宛然」,對天祿阿公表達崇敬之意。一時之間,「宛然」家族枝繁葉茂,成了台灣布袋戲的一頁傳奇,也見證古典布袋戲在新世代的扎根。

只是,傳統演師養成不易,加入之初,學生都有新鮮好奇的熱度,當時間拉長到二十年,甚至要選擇以布袋戲為終生志業,憑藉的就是毅力和使命感。「宛然」家族中,除了「微宛然」的黃僑偉、黃武山、吳威豪,以及「巧宛然」的陳佟翰,接了老師傅的棒子,投身傳統布袋戲的傳承工作外,其他都只是路上的過客。許娟娟也強調,小西園第二代大都從事行政工作,因為「學技術容易、學藝難」,藝術真的需要天賦;雖說「布袋戲三分前場,七分後場」,和比較容易被注意的前場演師比較,願意學後場的人數更是少得可憐。現在的培訓傳承工作,大都不期待他們真正投入到布袋戲這一行,只希望更多人接觸、了解布袋戲。


圖說:對黃僑偉而言,古典布袋戲最大的魅力來自於做「活戲」,他享受演戲當下的「臨場感」,但這也是挑戰所在。(張鎧乙 攝)

(全文詳見《PAR表演藝術》雜誌第191期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TCHPAR 的頭像
    NTCHPAR

    PAR表演藝術雜誌

    NTCHP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